在梁太太看来,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许笙面上染上几分红。
视线虽依旧看着手机屏幕,思绪却已然游离。
非并因着礼数,在思索该如何接话。而是在想着,那回魏妤为替她缓解窘迫,所说的话。
当时,她是怎么回的来着?
“我给你发照片。”
“我要视频。”
“好。”
……
那时,不过是个借口。
她从来没有,拍照的习惯。
魏妤同样知晓,甚至在梁砚邶上去后,便即刻取出手机,给她发消息:若是忙,可以不要的。
又不是去工作的,哪里会有忙的时候。再说,不过随手的一张照片,又能花多少时间。
当时,她只记得了魏妤的好意,却独独忘了,梁砚邶也是听了这事的。
甚至梁夫人说要拍照时,也并未想起。
仔细一想。
那次去港城,是梁砚邶建议的。
而自己,当时是他的新婚妻子。
即便闹了小矛盾,可听了她说要将“旅游感受”分享给好友,却不发给他,心中也该不适吧。
是了,聊天框显示的日期,同她银行卡汇款信息的日期,高度重合。
所以,未必便是梁太太的提醒,才有的那两笔汇款。起码,最后一笔应当同梁太太无关。
否则,备注应当是“近日花销”,又怎会是“买些自己喜欢的”。
“喜欢”,是在提醒她,拍些喜欢的相片发与他吧。
不得不说,人一旦情绪不对,便容易钻牛角尖。
梁砚邶若知,有朝一日竟会有此误会,恐怕想多加两字:珠宝。
可终究此刻无人能同许笙解释。
她愈发懊恼。
怎么那时她就,没想起来发个朋友圈呢。
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分享心情的文案也好啊。那样,起码梁砚邶能知道,她当时是何种状态的。
事情一旦深想,她心中便愈发苦涩。
逃避的心理,再次占了上风。
梁太太敏锐察觉到不对劲。
却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