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欢欢看着二弟坚定的眼神,心里说不出的滋味。理智告诉她这是好事,她应该为她高兴,可情感上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那个总是安安静静跟在她身后的小身影,以后就要留在这里了吗?
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她一直心不在焉。马车轻轻晃动,车轮碾过石子路的声音规律地响着。就连楚岚递过来的银票,她都没反应过来。
“嫂子,接着啊。”楚雨在一旁提醒道。他坐在对面,一脸笑意地看着走神的宁欢欢。
宁欢欢这才如梦初醒:“不是说你拿着吗?”她有些茫然地看向楚岚。
“那是大哥对外人说的。”楚雨笑着解释,眼角眉梢都带着几分狡黠,“家里的银两自然是要给当家主母收着的。”
宁欢欢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楚岚那番话是为了将风险往自己身上引。她看向身边的男人,心里熨帖无比。这个看似冷淡的男人,总是在不经意间照顾着所有人。
马车继续向前,收好了银票,宁欢欢的思绪却始终停留在楚曦身上。虽说当学徒是好事,可那孩子才九岁,要做那么多杂活,还要忍受师傅的打骂……她想起自己那个时代的学徒制度,不由得担心起来。这个时代的师徒关系只怕更加严苛。
“别想太多。”楚岚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低沉而温和,“他选择的路,自然有他的道理。”
宁欢欢轻轻嗯了一声,可心里的不舍却怎么都散不去。她知道这是好事,可就是控制不住地想念那个总是安安静静跟在自己身后的小身影。
“可是……”宁欢欢咬了咬唇,“二弟从小在家连村子都没出,现在要他一个人去济世堂……”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更艰难的时候。”楚岚打断她的话,声音很轻,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现在的二弟,至少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去处。”
宁欢欢怔住了。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那些寒冷饥饿的夜晚,那些躲避追杀的时光……比起当年,如今的处境确实已经好太多。
“你说得对。”宁欢欢眼睛一亮,努力驱散心中的阴霾,“我们该为二弟高兴才是。对了,不如我们去给他买些日常用品吧?”
楚岚看着她眼中重新焕发的光彩,眸色微动,轻轻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