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主动道:“孙儿赵谌,拜见皇祖父。”
赵佶笑道:“一晃谌儿都这么大,是个小大人了。”
赵桓说道:“朕册立谌儿为太子,李纲担任太子太傅,杨时担任太子少傅,两人都说谌儿不错,是好太子。朕更打算,让太子早早参与国事。”
赵佶面颊抽了抽。
赵桓是嫡长子,一直没有被册立为太子。等到赵桓十五岁,才被册立为太子。可是一年到头,赵桓都见不到赵佶几次,别说参与政务。
赵佶为了打压身为太子的赵桓,一味的宠赵楷,连皇城司都交给赵楷掌控。
皇帝是故意讽刺他。
赵佶心中不舒服,忍着不愉快,说道:“谌儿是好太子,大宋后继有人。”
话锋一转,赵佶问道:“你们父子一起来,有什么事吗?”
赵桓回答道:“朕要献俘太庙,父皇一起去参加,随朕告祭列祖列宗。”
赵佶脸色更是尴尬。
金人南下,他匆匆逃了,皇帝却击败了金人。如今,皇帝让他参加献俘,更是故意针对他。
赵佶神情苦涩,有心想拒绝,可是现在要搞好关系,咬牙道:“朕听皇帝的。”
赵桓道:“那就好。”
话锋一转,赵桓嘱咐道:“太子,和皇祖父告别,我们回宫了。”
“皇祖父,孙儿告退。”
太子行了一礼,和赵桓离开。
赵佶望着赵桓父子离去的背影,拳头握紧后又松开,旋即又握紧松开,接连几次反复,才转身回去了。
赵桓回宫后,太子去东宫读书,赵桓刚坐下处理政务,王宗濋来了,行礼道:“陛下,白时中和蔡攸的案子,已经查抄完。”
赵桓问道:“情况怎么样?”
王宗濋叹息道:“蔡攸没什么钱,搜出的家产物资,折合就三十万两银子。之前蔡京倒台,蔡攸跟着太上皇跑路,用了很多钱。”
赵桓继续问道:“白时中呢?”
王宗濋道:“白家更有钱,以目前的市价,白家的地契、住宅和商铺等全部家产,折合有两百五十万两银子。”
赵桓惊讶道:“还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