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话,李纲递上奏折,是对南方各路的调整。
赵桓接过来浏览,看完所有的名单,眼中流露出赞许神色。
杨时和赵鼎,都是能力卓越的人。
尤其赵鼎是宰相之才。
赵鼎今年四十出头,他二十一岁中进士,从地方县尉开始,担任过州户曹、县丞和县令,一步步的往上走,履历非常扎实。
赵鼎既了解民生疾苦,也能治国,更有战略眼光。
历史上,赵鼎两度入相,全力抗金,以及恢复民生,稳固朝廷,史誉“南宋贤相,首称赵鼎”。
这样的宰相,却因为秦桧的针对被罢相,最后绝食而亡。
这是有大才华的人。
如今,正好借机让他在南方磨砺。
赵桓没有多说什么,吩咐道:“政事堂的安排没问题,安排下去就是。”
“陛下圣明!”
李纲点头应下,没有再多说什么,筹措粮草备战的事情也没有提及,毕竟皇帝刚回东京,暂时不会和金国开战。
事情处理完,众人退下,唯独李纲留下了。
赵桓问道:“李相公还有什么事吗?”
李纲上前一步,撩起衣袍跪在地上,从衣袖中取出折子,郑重道:“臣对家人管教不严,请陛下降罪。”
赵桓问道:“怎么了?”
李纲解释道:“臣三弟李维的妻子翁氏,是翁彦国的女儿。翁彦国谋逆,三弟涉及谋逆案件。”
“三弟上书请求辞官,避免朝臣借此非议陛下。”
“臣也自请贬官,不再担任政事堂宰相。”
李纲郑重道:“请陛下准许。”
赵桓看着李纲郑重的姿态,却是笑了笑,一个有着政治敏感性的宰相,才能走得稳走得更远。
李纲的反应很不错。
赵桓没什么动怒的,笑着道:“翁氏嫁入李家后,可有参与翁彦国的谋逆?可有书信来往?”
李纲摇头道:“绝对没有!”
赵桓点了点头,摆手道:“起来吧,这事儿和你无关,和李家无关。只要没有参与谋逆,就不必担心。就算有人要弹劾,你也经得起考验。”
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