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朝会上,高丽王会提出称臣,以及请求驻军。
驻军是马上要安排的事情,要提前敲定。
赵桓想着赵佶提及的徐兢,这个人跟着去高丽出使,只是一个陪衬的小官,却能记下出海沿途的道路、气候,以及在高丽的山川关隘和风土人情。
这人的敏锐性很强。
历史上,徐兢在地方担任县令,能灵活处理政务,让地方大治。遇到犯事的豪强权贵,也不畏权贵。
等出使高丽归来,献上在高丽的所见所闻奏折,被任命为知大宗正丞事、兼掌书学,又升任刑部员外郎。
原本应该前途不错,可惜宋钦宗上位清除蔡京的党羽。因为徐兢的父亲和蔡京关系好,徐兢也被贬池州任职。
徐兢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却在地方上虚度光阴,实在是可惜了。
赵桓心中有了想法,吩咐道:“周瑾,查下出使高丽的徐兢,看他被贬在哪里,召他回京觐见。”
“老奴领旨!”
周瑾记下后先安排人去调查情况,才能安排人去传旨。
赵桓定下徐兢的事情,还要安排武将,吩咐道:“传旨,召政事堂相公,以及种师道入宫觐见。”
周瑾通知了下去。
没过多久,李纲、宗泽、徐处仁、吴敏,以及种师道联袂进入,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桓赐座后道:“高丽王要上表称臣,请求大宋在高丽驻军。你们说一说,该安排谁去?”
这番话如惊雷般,响彻在李纲、宗泽和种师道等人的耳中,一个个神色震惊。
高丽什么时候称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