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的情况说完,赵桓说道:“李卿,派你去高丽主持局面,你有什么想法?”
李光听到后,快速思考着。
去高丽主持局面,不是去晃一圈,而是常驻高丽。换做太上皇主政时,李光绝对不愿意出使的。如今陛下主政,结合当今陛下的志向预判,去高丽是有机会的。
陛下一直宣传贯彻的,是重塑华夏脊梁,恢复华夏大一统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和前提下,常驻高丽是为了将来拿下高丽。
这是立功的机会。
要论资排辈的往上走,一步步的登台拜相,对他来说难度非常大。
李光不像何栗,是状元出身,中了状元的人,升迁轨迹都不一样,而他李光考中进士都快三十岁了,蹉跎了很多时间。
他更不像宗泽、张叔夜等人那样善战,能够以文官的身份去带兵打仗,自己在作战方面也不擅长。
除此外,李光也不是李纲那样的名流,不是清流士人,在士人中没有什么影响力。
去外面增加履历,是他往上走的机会。
李光想清楚后,毫不犹豫道:“陛下,臣愿意去高丽。如果陛下让臣去高丽主持驻军的事情,臣有三个方面的事情要做。”
赵桓笑道:“说来听听。”
李纲和宗泽等人也齐齐看过来,一个个眼神期待。尤其吴敏更是如此,毕竟李光是他举荐的人。
李光表现好,他与有荣焉,能得一个知人善任的名声。
李光不急不躁道:“陛下派臣去高丽,重点在于提前布局,潜移默化的改变高丽,奠定夺取高丽的基础。待到将来时机成熟,陛下率领天兵降临高丽,能一举获胜,让高丽成为大宋的一部分。”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点头,李光猜透了皇帝的意思。
赵桓也是嘴角含笑。
李光是南宋四大名臣之一,脑子灵光得很,绝非泛泛之辈。
赵桓点了点头,继续道:“仔细说,朕洗耳恭听!”
李光精神振奋,说道:“第一,要宣示大宋的强大。”
“最简单的方式,是驻军高丽的一千五百人,必须都是精兵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