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凌晨四点,战士尖刀上的月光,写到千里之外妻子床头的台灯。
赞扬军人的负重前行,淬火成钢。
用他们沉默的坚守代替震耳欲聋的誓言。
最后写道表彰大会上的军鼓雷动,震彻云霄,长枪所指,山河所向。
即便鼓槌崩裂,划出裂痕,也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气量,将裂痕绘成花纹。
最后,附上一张战士们站在残破的军旗前,露出伤疤的照片。
最后概述,战士的荣耀并不在军功章上,而在他们战靴踩出的每一片脚印里。
见报之后,这篇文章的真情实感,别出一格的叙述方式,把其他几个师,墨守陈规的总结列举文,打得溃不成军。
军区政委赞叹:“一支笔的重量,可以压垮千军万马,也可以燃起战士心头的熊熊烈火。
火炮终会沉寂,墨香永不褪色。”
各级首长电话打到师长蒋成功那里,师长美美的笑纳了几波赞赏。
后来电话太多,他有点儿消化不了,就把他们引到702去,让顾北征和方一然也尝尝滋味。
政治部那边确实有人打听作者的来历,有点想撬墙角的意思。
不过方一然这回可是有恃无恐呢,跟人家说,这个只怕你们挖不走,她跟我们团是硬性绑定,
多硬?比坦克履带和负重轮咬得都紧,钢钎都敲不开。
后来总算有人打听出来,原来这篇大作出自人家顾团长的爱人之手,那确实不好撬。
不是他们没有好钢钎,是怕顾北征拿着小锤儿,一个个敲碎他们的头盖骨。
林菀坐在沙发上从报纸里抬起头,感动的一脸:“你还写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