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头听罢,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周琴见他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许多,心中不忍,便提议道:“阿爹,你和老三若想给人建房子,可以跟村里人说说。趁着现在还未入冬,又没什么农活,多少能再挣些钱。”
陈老头重重点头,“你有心了!我会让老三去说的。”
周琴回到家中,几个衙差见她回来,眼睛顿时一亮。他们迫不及待地问道:“陈周氏,你家这房子是怎么建的?我们刚才研究了半天,怎么看都觉得跟其他人家不一样。里面刷的是石灰吗?看着又不太像!”
“还有那地砖,也很别致。这样建一间屋子要多少钱?”另一个衙差好奇地问道。
周琴被他们逗笑了,“房子都是我公公和儿子一起弄的,我还真没细算过。等我算好了再告诉你们?”
几人连连点头。
年长些的衙差自我介绍道:“我叫田刚,是高家庄的。陈周氏听说过吧?”
周琴微微颔首,“听过,就在孟家村隔壁。”
“没错!就是那儿!我家小子今年十五了,刚说亲,明年准备成亲。我打算给他起几间新屋,要是能建成这样,那可真是倍儿有面子!”田刚的眼睛在房子上打量,掩饰不住羡慕之情。
周琴一听,立刻说道:“哎呀!那可是大事,耽误不得。这样,几位差爷先喝点茶,我进去算算,一会儿出来告诉你们?”
“那就麻烦陈周氏了!”
周琴领着桃枝进屋,婆媳俩仔细盘算了半天,终于得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她从屋里出来,见一群人都在等候,赶忙说道:“我刚和儿媳妇算过了。其实这房子造价不高,土坯大家都会做,但我家的土坯里添加了些东西,比较讲究,会比一般的结实,这点你们应该看得出来。”
众人连连点头。
周琴继续解释:“还有就是抹墙的灰、屋顶的瓦片和地砖,都是我们自己烧制的。我听说镇上一块青砖要一文钱,我们的倒没那么贵。土坯一文钱三块,贵的是里面添加的东西。那材料得从海边买来煅烧,比较费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