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西北战事和朝廷的调兵决策。
“咱大明的军队那可是天下无敌的,有咱皇上英明领导,还有那些英勇的将士们,打败帖木儿帝国那是迟早的事儿!”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自豪和自信的笑容。
“咱们大明的将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咱们在后方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大家说,咱们是不是应该捐些物资,支援支援前线?”
他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响应,大家纷纷回家,拿出自己家中的粮食、衣物等物资,送到了征集点。
妇女们也没有闲着,她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在街头巷尾摆起了摊,为即将出征的士兵们制作干粮和衣物。
她们手中的针线飞舞,脸上洋溢着关切和祝福的神情。
一位年轻的女子一边缝着衣服,一边轻声说道:“希望这些衣服能让将士们在西北的寒风中感受到一丝温暖,让他们能够安心打仗。”
孩子们也受到了这种热烈氛围的感染,他们在街道上奔跑嬉戏,嘴里喊着“大明必胜”的口号。
那清脆的声音在城市的上空回荡,仿佛是对未来胜利的美好期许。
整个金陵城都沉浸在一种激昂的氛围中,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胜利的信心。
当朱允熥、赵谦、黄观、解缙、夏元吉、杨士奇、杨溥和杨荣等人得知金陵百姓自发为支援西北战事贡献力量的消息时。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复杂而感慨的神情。
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原本严肃的面容此刻也柔和了许多,他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动容:“朕治理大明,一心想让百姓安居乐业。”
“看到他们如今这般自发地支持前线,朕深感欣慰。”
“百姓们如此拥戴国家,可见平日里让他们生活好了,他们便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回报大明。”
赵谦站在一旁,微微点头,拱手说道:“陛下圣明。这些年,陛下推行了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百姓们的日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