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午心里琢磨着,如果小说足够精彩的话,确实可以像陆铮说的那样,提高报纸的销量,让报纸更具知名度。
毕竟面向大众,小说比起诗歌散文更具通俗性和趣味性。而且连载的形式能够更加吸引大众的注意,连载的特殊性也会让大家对新一期念念不忘。
可赵午也有自己的顾虑,报社的每个板块刊登什么内容都是固定的。他虽然是主编,但上面还有领导,想要创新改革,不是他一个人想干就能干的。
报社里除了像他这样一心想要改变报社现状,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之外,也有许多人觉得有全省各单位订报纸保底,大众买不买无所谓,靠着单位订购的那些份额,他们就足够安稳退休了。
而且,创新改革也是有风险的,虽然他觉得这个办法十分可行,但是在还没有真正去做之前,谁也没办法保证,做了就会百分百成功。
要是没达到预期,那他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为难。
陆铮看出了赵午的迟疑,主动点破他的侥幸心理。陆铮认真地说:
“赵主编,我知道你有担忧和顾虑。但如果现在报社不做出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肯定会成为夕阳行业,只会一天比一天衰落。
就好比在收音机还不普及的时候,报纸销量很不错。可收音机渐渐普及之后,大家想要知道新闻和最新消息,比起看报纸,很大一部分人都选择直接用收音机听,这样更直观。
更别说看电视了,比起收音机,电视上不仅有各种新闻,还有电视剧、电影。虽然现在电视机还很贵,一般家庭买不起,可我相信随着时代发展,早晚有一天电视机也会像旧时堂前燕一样,走进千家万户。
到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电视,从电视里获取娱乐和信息,都远比读书看报方便得多。到那时候,报纸的影响力和销量就会越来越低,再想改变可就晚了。”
赵午听了,神情不由凝重起来。
他不得不承认,收音机的普及已经让报社的读者少了很多,他自己家里也有电视。他仔细想了想,如果自己不是报社的主编,比起看报纸,他也更倾向于看电视。
这么看来,再过些年,可能真的会像陆铮说的那样,报纸报社会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