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却悄然出现在了东宫之外。
那是一个身穿道袍,面容清癯的老者。他看着紧闭的宫门,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太子殿下,贫道姚广孝,特来拜访。”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朱标眉头一皱,姚广孝?他来做什么?
“殿下,此人来历不明,不可不防。”徐达低声提醒道。
朱标点了点头,示意侍卫打开宫门。他倒要看看,这个姚广孝,究竟有何目的……
阳光洒满金銮殿,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朱元璋龙颜大悦,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好!好!好!标儿,你这次做得真是漂亮!内平叛乱,外攘强敌,不愧是朕的好太子!”
文武百官齐声高呼:“太子殿下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如潮水般涌动,震耳欲聋,仿佛要将这喜悦之情传遍整个皇宫。
朱标站在群臣之首,面色沉静,目光却坚定如磐石。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而他,绝不会止步于此。
“父皇谬赞了,儿臣所做,皆为大明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朱标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人民的关爱。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走到朱标身旁,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朕就知道,将这大明江山交给你,朕放心!”
一时间,朝廷上下,一片欢腾。官员们互相祝贺,百姓们载歌载舞,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街道上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映照着人们幸福的笑脸,空气中弥漫着喜悦的味道。
朱棣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地站在朱标身旁,嘴角勾勒出一抹骄傲的笑容:“大哥,这次打得真是痛快!那些鞑子,不堪一击!”
朱标笑着摇了摇头:“不可轻敌,边疆虽定,但仍需警惕。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确保大明江山永固。”
徐达捋着胡须,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太子殿下说得极是,居安思危,方能长治久安。”
就在这举国欢庆之时,一封密封的信件,悄无声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