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的话音未落,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
“报——”一个侍卫匆匆跑进大殿,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地说道,“殿下,宫外有一群百姓,说是要面见殿下,状告新政……”
朱标的眉头猛地一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隐隐感觉到,这件事情,似乎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带他们进来!”朱标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想要阻挠他的改革。
朱标的“折中”二字,如同一颗定心丸,暂时安抚了朝堂上躁动的情绪。他提出的改革措施,并非一味强硬,而是巧妙地在士绅与新兴商业阶层之间寻求平衡。
例如,在土地政策上,他并未直接废除土地兼并,而是出台了限制兼并的法令,并鼓励士绅将部分土地用于发展农业合作社,既保证了他们的收益,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商业政策上,他继续推行减税政策,但同时也加强了对不法商人的监管,避免他们利用特权损害百姓利益。
这些措施,既照顾到了士绅们的部分利益,又保证了改革继续推进的大方向。
如同在激流中筑起一道道堤坝,虽不能完全阻挡洪流,却能引导其流向,避免造成更大的破坏。
李善长眯着眼,细细品味着朱标的每一句话,心中暗自盘算。他不得不承认,朱标的这些“折中”之策,确实高明。
既给了士绅们台阶下,又没有完全放弃改革的原则。如果继续强硬反对,恐怕只会适得其反,落得个顽固不化的名声。
“太子殿下深谋远虑,老臣佩服。”李善长最终选择了妥协,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他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阻止改革的浪潮,只能尽力保住士绅阶层最后的利益。
随着李善长的表态,朝堂上的气氛彻底缓和下来。那些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士绅官员们,也纷纷表示支持朱标的改革。
一时间,奉天殿内充满了和谐的气氛,仿佛之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过。
朱标望着眼前这群面色各异的官员,心中却并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既然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