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大多数时候,明明看起来不严重的病,最后却成了不治之症。
这也是陈汐考他们的原因之一,将他们擅长的病区分开来,以后病人来了就可以对症治疗,可以大大的提高治愈率。
治病,得找对大夫才是最关键的。
就是现代也因为地方不同,每个医院所擅长治疗的病不同,又何况是古代呢。
陈汐又问了些与风寒相关的症状,他的准确率有八成以上,算得上是个优秀的大夫了。
陈汐留下了他,并开出了五两银子的月钱。
她还担心少了,若对方生气走,她可以再加一加,月钱都是可以谈的。
谁知他不仅没有嫌少,反而还高兴的,差点感恩戴德。
陈汐愣了下,这年头郎中的收入这么低吗?
她还真没猜错,像他们这种没什么名气的,大户人家根本不会请他们去看诊。
一般都给是一些平民百姓,距离近的,收个一百来文,远点的可能会收到两百文。
加上自身擅长的有限,也会出现一些误诊,治不好了,下次那位病人周围的人都不会再请了。
这也就导致,有些人很穷,有些人甚至还不如医馆打杂的赚得多。
等送走这位男子后,陈汐也离开医馆,今天该下班了。
等到第二天,陈汐再来医馆,发现门口站了好多人。
有昨日招进来的,今日准备来干活,还有来应聘的。
陈汐将人都放了进来,今日她只招大夫,除了大夫之外,其余人都让他们散了。
今日还不错,来了三位郎中。
陈汐干脆一起面试,她提出问题,然后让他们在纸上分别写下答案。
陈汐看完他们的回答,基本能确定他们擅长什么。
其中一人对脾胃疾病很有经验。
另一个对外感病症较为熟悉,这个比昨日那个还稍微厉害点,不过一个是擅长外邪,一个擅长内邪。
他们自己肯定不知道,估计遇到了,都当成同一种来治疗了。
她出题都是根据他们的回答,然后纠正题目,一步步引导他们,从而得出他们擅长的方向。
另外一个差点意思。
她提出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