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10)页
    第12章
    为了确保核心基建能力,李唯选址在一处背风坡建造串窑群。
    在二百七十一名昆仑奴有效协同作业下,串窑群已经初见规模。
    开凿斜坡,主窑下沉一点五米,形成地窖式结构。
    主窑与余热窑通过30°倾斜陶管连接,利用热空气上升原理制作串联烟道,确保余热窑的温度。
    通风也在考虑内,窑门处设可调节牛皮风门,同时在地下挖通风沟引入冷空气。
    窑壁则用夯土混合碎陶片,厚度控制在一尺三寸,即四十厘米,如此制作可耐火1600c。
    (唐朝,1尺的长度约为307厘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
    确保主窑、余热窑串联有效的导热气的陶管,是在李唯长安城里使工匠早就制作好的。
    当时想的是,争取被老妈发配到某一穷乡僻壤的时候留着用,现在也大差不差。
    陶管的内径长度为半尺、十五厘米,外面再裹上一层草泥做保温层,确保导热效果的万无一失。
    窑体的布局安排设计图李唯也早就画好了。
    主窑五米、同时也是柴口→中间用陶管导热气,通往下一处→余热窑一号→中间又设三米长、十米高的出烟口→余热窑二号→辅助用小型窑→烟道。
    窑是个好东西,李唯将其排在发展序列第一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生产力,更是因为它能提供的热量。
    哪怕只用它的余热,也是在朔丹零下四十度的冬季里,确保他手下打工人存活最有效的设施,没有之一。
    “哇——”
    听完李唯的讲述后,卓娜不禁感慨,
    “这串窑群了不得,一座座相连就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这是不是就是汉文中常说的‘墙倒众人推’?”
    卓娜看着眼前这座其貌不扬的深坑,眼神中闪烁着的是新奇与敬佩。
    而李唯听着卓娜的言论,没忍住的抽了抽嘴角。
    墙倒众人推?
    不应该是人多力量大吗??
    但……也大差不差。
    为了不打击卓娜的表述自信心,李唯点头道,
    “对,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卓娜很兴奋的四处看着
第(1/10)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三界打卡:社畜拒绝被压榨斗破:我云岚圣子,只想苟到斗帝绝不原谅!惨死重生后嫡女虐翻全家华娱俗人传重生七零辣妻当道超神:我阿布索留特王,震惊天使鸿天神尊吞噬星空之复制成神修仙从养蛇开始提前登陆神话世界,举国助我修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