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死回来的是一具尸体。
死相凄惨,满目疮痍,但却不妨碍仵作辨认,其骨龄、样貌特征等等经过多重验证,就连手上练字生出的老茧都如出一辙,谁看都斩钉截铁的说,这就是李老本人。
生性多疑的武由敬、梅相乃至多位归附李党有头有脸的官员,纷纷以各种由头开棺验尸,都是不相信李老竟然会死。
可,他们满心抱负的进去,一脸怅然的出来。
做局者狂喜,心系李唐心怀抱负与忠贞的老臣旧将垂泪。
若要汇报整件事情,还要溯源到今年春日。
春日雪灾后,女帝自然要问责。
朝廷早有预备,却还是造成了如此之大的伤亡,甚至关中的米粮、薪炭到最后都没有落实到民间。
到底是谁的责任,朝堂中的诸位大臣,使出浑身解数,其能力若是放到当今,国足指定能成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
嘴仗打了一个月,胜负未定,河北道贝州闹了水患农田尽毁。
起初朝廷拨付十万石粮赈灾,可灾情没有分毫好转,灾民饿殍遍野,聚众围堵州衙。
女帝收到了密报,密报上说,是因为贝州刺史勾结豪强侵吞赈灾粮款,这才引发民变。
那自然需要派人去镇压管理。
谁去,是个问题。
这看似是个好活儿,其实不然。
郑元昌是依附酷吏历俊的,而历俊是女帝的宠臣。
一州的百姓,李唐势力的心腹大患,女帝心中自有权衡。
于是这钦差的名头,落在了李老头上。
贝州地处运河要冲,经济与军事重镇,处理好了李老势必要继续得罪人,而处理不好……那可就不是她女帝容不下人。
如今已经培养出自己班底的女帝,处理起李唐的人,再也不需要莫须有的狂砍了。
不过不急,这些往事,也会逐渐消失在史书当中。
……
持节出使朔丹的历俊,刚刚出了长安城,就在路上收到了信。
他当机立断,弃车保帅、揣摩着女帝的心思,给贝州刺史郑元昌制造了一个‘勾结宗室谋反’的罪名。
贝州刺史郑元昌勾结豪绅给他洗干净的白银到了手里,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