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论闪电战》扰乱视听,其中信息半真半假,就是为了让人嗤笑、轻视,以武周的傲慢大义完成自己的布局。
惊蛰之日,计谋成,于是通过类比里应外合或更深奥的奇兵战术,取得骇人的成果,使武周不敢轻举妄动。
三日破雁门关……谁敢信啊!谁不觉得是妄言!
当武周聚集所有谋士之略,在揣摩敌方到底要做什么、到底是真是假、甚至引起内讧的时候……
做局的皇子,一定会抓住这宝贵的时间差,趁着关将群龙无首、不知该做何事好的时候,拿下至关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以此奠定兵变的必胜之局。
可是没有人教过武显儿兵策。
女帝自己都不甚精通,更何谈让武显儿偷师。
武显儿只知雁门关乃天下第一关,是防朔丹蛮夷至关重要的地方,也是朔丹屡次偷袭之地。
除此之外……吐蕃地处偏远……
再……
她不懂,但是朝中一定有人懂。
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惊蛰三日破雁门关,那大唐皇子言出法随、说到做到,如今可已经是惊蛰之后第六日了!
算算从雁门关最快驶入长安的距离,这皇子怕不是以‘子时’定的‘三日破关’,如此偷了一日的时间。
实际上说什么三日破关,根本就是不足两日,何其恐怖!
所以武显儿递了梯子给杨再思,寄希望于朝中有哪些大臣,能揣摩得明白,这心机如此恐怖的皇子到底做了什么!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这无异议的推诿上。
武显儿本来是不急的。
可威胁到了她这辈子的目标皇位以后,她是比女帝还要为这片中原大地究竟花落谁家而忧心。
她甚至想想知道,若大势已去,她是否还有机会结党南下,自立后周……
武显儿想的有些多,但她毕竟没说出口。
而杨再思不蠢,他虽然不知道武显儿为何要拉自己一把,但明显此时能大臣们商讨兵策,其结果是一定会好于巧舌如簧的狡辩的。
毕竟……
他心态也有点崩。
三日破雁门关。
怎么就在他负责高谈阔论的今日。
而且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