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禁毁伪周所编《三教珠英》《臣轨》《兆人本业》等僭越之书,献家族藏书千卷者,可抵百人性命。
凡私藏伪周官修书者,杖八十。私藏超十卷者,贬为奴。】
献书可以考虑,而烧书则另当别论。
只是藏书千卷换百人性命,须得换成太原王氏的功绩。
且烧书这件事,大家就走个形式最好,你不要锱铢必较。
毕竟,万一李唐南下打输了,王某也可以继续周旋说,‘这一切都是被唐军逼迫,总不好让他带着太原所有人被李唐暴君屠戮了吧’。
逼死人了,怎么都不好看,作为皇帝你是要珍惜自己名声的。
综上所述,桩桩利益相关,
让他带头,做如丧家之犬、做断尾求生的姿态,是万万不可能的。
太原王氏乃名门望族,其分支都足以成为一方豪强,被细分为‘晋阳王氏’‘祁县王氏’,更是与琅琊王氏关系密切。
与帝王虚与委蛇可以,交换利益可以,但在自家地盘上彻底认输,那是不可能的。
王权更迭,世家不绝,靠的就是审时度势、不争义气却处处得利的处世之道。
里子是这么个里子,但面儿上总归要敬重这么个天子,不然于理不合,就是他王某的罪过了。
于是王某一副受教了的姿态,满脸羞愧的回答道,
“圣训煌煌,臣某诚当三省厥躬,战兢如临冰渊。
自今以往,必恪遵庙谟之经纬,恪守戎韬之枢机,夙夜匪懈,以赞庙算。
譬若《六韬》所云,‘将不精微,则三军失其机’,臣敢不砥砺?
庶竭驽钝,以翊皇纲,则《尚书》‘勖哉夫子’之训,斯为臣节也。”
这番话说完,王某悄悄打量着李唯的神情。
见其眉头微挑,似是满意的模样,便继续道,
“晋阳龙兴之地,有女修九载,得太上感应篇精要。今王屋洞天将启,敢请圣驾临幸,使玄门得续汉滨游女之缘。
伏惟陛下德合坤载,若允葑菲之采,则臣族当效缇萦救父之诚,永守太原屏藩之责。谨奉彤管象服,待罪阙下。”
王某的猖狂大胆,在李唯的预料之内,但真正碰见了,却也还是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