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宗:指斥乘舆
第六宗:通敌叛国
第七宗:谋反大逆
如此七宗大罪,罪无可赦。
刘顺?依照大唐律例,该当如何,便如何。”
本来还有什么男流放、女没官为奴的可能。
只是自第四宗罪起,桩桩罪过都是‘十恶重罪’不适用于士族‘八议’‘请减赎’必从严惩的特殊大罪。
说这么半天是图你们家一个女人的?
不,是图(屠)你们满门的。
《新唐书·卷一百十五·逆臣传》载:太原王氏宗主入对,移晷之间,倨色倨辞,竟以族望骄主。语涉僭越、辞多悖慢,帝震怒。
“刘顺,传朕旨意,凡参与惩处太原王氏者,皆续对照氏族谱谨慎对待,若出分毫差错,提自家父兄头补过罢!”
唐代法律在实践中往往‘刑不上大夫’而‘罚止其身’,李唯没去纠正这种大事化小的风气,毕竟兹事体大,若改了风气,诛连太原王氏九族,那实在是太多了。
王氏外嫁女,若是有那个想要复仇的气节,便是再连坐另一家的九族,李唯也翻了族谱,一个个盯着就等着抓典型。
单纯的暴不能制暴,但不能没有暴的改革是不会贯彻到底的。
就算是行黄巢之事,李唯也不会再埋下文人把朝廷当公司‘我寻思我可以跳槽’的思想。
新的情况需要新的法度支持,恰好李唯略懂法律。
士族杀与不杀,根本无伤大雅、端看他的心情罢了。
李唯所求‘体面’,所以他会为了后世史书记载中的‘体面’,给与世家虚与委蛇、利益互换的机会。
太原王氏太贪婪、太迂腐、太愚蠢,所以他没有机会了。
王氏子的哀嚎、争辩,已经不在李唯的考量当中。
入太原第一剑,本不想先斩王氏的,但既然你凑上来了,那顺便也无妨。
顺序什么的这样安排倒也刚刚好,不然还显得武氏有多重要一般。
阴差阳错的,这个格调奠定的不错。
李唯起身,这一次嘴角勾起的笑容是真心的,
“更衣,着甲,去文水。”
“遵命。”
他在入太原的时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