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部也由楚倾凤从这一批科举考中进士的寒门科举中挑选前往各地县城建立诉讼部,他们可直接上达天听,直属于女帝掌管。
甚至以前坐了很久的冷板凳的官员也都被调任前往各地任职诉讼部的部长。
这些官员只有接收诉讼状纸的权利,没有执行的权利,只有等巡抚抵达,将无处伸冤的那些状纸交给巡抚来彻查为百姓伸冤。
等巡抚将所有诉讼都处理好,他们还得登记造册送至女帝御案前。
这些新任官员刚刚考中进士,就成为了天子的直属下属,可见就是女帝自己培养的班底,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女帝还交代了他们,建立诉讼部门之后,办公人员可配置四人,必须两男两女,可在百姓中考核识字之人。
这些初出茅庐的进士,尚未沾染官场浊气,怀揣着“为生民立命”的热血。女帝亲自定下的规制更显深意——每个诉讼部需配置两男两女文书,在市井坊间广纳识字之人,让衙门真正成为百姓的依靠。
当这道政令分布下去之后,许多无处伸冤的百姓都开始喜极而泣,觉得总算熬到了能洗刷冤情的时候了。
一处县城里,一个挑着箩筐小货郎见大家都挤在一块看府衙门口的皇榜,他眼珠转了转,将箩筐放下,询问刚挤出来的一位面善的大爷:“大爷,这上面贴着什么啊?”
老汉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指向皇榜:“咱们小老百姓终于有地儿伸冤了,陛下颁发政令,建立了“诉讼部”无处伸冤的百姓们可以写了诉状直接交到诉讼部,等巡抚大人们巡游过来,他们就会帮我们这些老百姓伸冤,陛下是个好人啊!陛下万岁!”
小货郎心里一惊,让大爷帮忙看着货物,直接挤进去看皇榜,发现上面果真写着诉讼部和巡抚的事情。
甚至分初审,复审,终审三队的巡抚,相互监督查案。
小货郎激动万分,匆匆挤出人群,谢过大爷后,就扛着箩筐飞奔离开。
回到小村子里,他大声呼喊:“闫老头,闫老头,你家有救了……”
正坐在破旧房门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