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受教了,但皇四子读书,能否成为其讲官,还要陛下决定人选!”
“你作为今科状元郎,又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学识可以说是学贯古今,是最合适的讲官人选之一!”
“那金侍读呢?”说完,曹景参还看向了一旁的金声。
“本官作为上一科的进士,可能会错过这个机会!”金色微笑着回道。
一旁的李长庚笑道:“三箕啊,金侍读可一心想着当天子的经筵讲官呢!”
金声叹气道:“唉,可惜咱们的天子一年都召开不了几场经筵,现在又没有实录可修,也不用教导皇子,真的只能在翰林院好好读书了!”
“急什么,你今年也才三十三周岁,时间还长着呢,李文正公当年可是在翰林院整整积淀了三十年,之后才能在内阁辅政十八年!”
“是下官心急了!”金声起身致歉道。
“不过,你或许不用在翰林院苦等那么多年,我们现在的内阁首辅与次辅皆是万历三十二年的进士,据他们入阁的时间也不到二十年!”
“谢大冢宰开导,下官铭记!”
“嗯,若有机会,你不妨先谋求国子监司业的官位,之后再升到侍读学士,再谋求国子监祭酒,成为小九卿之一,能够参与朝堂事务之中!”
“好,还需要大冢宰多多栽培!”
“这都是作为同乡的应有之意,对了,与你同窗的熊开元,政绩颇佳,朝廷准备升其为太仓知州!”
听到自己发小将升任太仓直隶州知州,金声比自己升官还要高兴,“这一切还都要多谢大冢宰不遗余力的提携!”
李长庚摆摆手道:“这也是玄年自己有大造化,刚好境内有崇明沈氏,从而入了陛下法眼,他未来的前程恐怕不输于本官!”
“玄年运气虽佳,但官场阅历仍显不足,以后还继续需要大冢宰的提携!”
“本官的吏部天官已经三年考满,以后还不知道能否继续占据如此高位!”说到这,李长庚的内心也是充满了担忧。
他作为非翰林出身的六部官员,现在升到吏部尚书,已经是升无可升。
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