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臻现在连是什么任务都还不知道呢,只能无奈的摇摇头,然后走了。
秦明轩看着弟弟的背影无奈叹气。他转业了,弟弟就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d省已经进入冬天了,刘晓雅他们知青院里也开始为猫冬做准备。
“咱们知青还没有他们本地人自由。”知青院的老大姐李姐坐在炕上叹气道。
“李姐,怎么了?你又收到什么消息了?”同屋的知青闻言可不困了,从炕上爬起来一副吃瓜的表情。
“就咱们支书那外孙女,不是前两天结婚了吗?我刚刚去大队部还东西,听说她跟她那个不务正业的男人开了去京市的介绍信。”李姐想着她们想回趟城千难万难,作为支书的外孙女就是好。
刘晓雅对女主的消息有一种天然的信息辨别功能。一听到支书外孙女,大队长外甥女这种话,自动翻译成朱珠。
“不是,她一个没出过省的农家女怎么还去京市了。”同屋的女知青愤愤不平。她今年本来是有资格回家探亲的,可是大队长愣是不批。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朱珠的爹可大有来头呢。”李姐是六六年就来的知青,她是因为家里负担不起,加上国家号召,脑袋一热就自己报了名。在这里生活了三年多,跟村里的嫂子、大妈们相处的都不错,很多八卦都能知道一些。
“她不就是个孤女吗?”同屋女知青最讨厌朱珠一副眼睛长在头顶上的样子。好像天老大,地老二,她老三一样。还不是仗着舅舅跟姥爷的势。
“那是她现在不常说了。以前她可是张口闭口就说她有个在京市做大佬的爹呢。”李姐不知道大佬是什么意思,但从字面上也能理解。
“这”同屋女知青屁股往李姐身前挪了挪。害得刘晓雅也被迫往前凑了一下。她在书上看到过,但书上寥寥数笔哪里抵得上现场解说的精彩。“她爹真是大、大佬?啊。不是说她从小都在姥姥家吗?我一直以为她爹妈都没了。”
“这个,我听村里说那会闹挺大的。咱们村的老一辈都知道。”李姐看她们都感兴趣。也不藏着掖着。反正她不说随便问个人也是能知道的。
“她爹是十里外冯家村的一家绝户头在外面抱来的。来他们家的时候都好几岁了。老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