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娘起身一同打量,笑着说:“当年我生了郑则,大坤特别高兴,花了大价钱找人做这轿椅,还专挑贵的做。”
“我一开始嫌他花冤枉钱,做成后搬回家,小孩儿往里头一放,别提多省心了,我再没提浪费钱那话了,哈哈哈。”
娘俩把椅子搬到门廊,周舟找了块布巾甩在上面拍灰,郑大娘说:“还好着呢,木头好,能用好几代人。将来你们有了小娃娃,这椅子正好用上。”
椅子擦干净后周舟仔细端,想象小时候胖乎乎的郑则坐里面的样子,不由笑了,他说:“我也有一把这样的椅子,还有木轮呢,可以推着走。”
郑大娘:“嗐,郑则小时候还没这青砖大屋,门前屋后都是泥地,有轮子也推不动咧。”
“他小时候爱哭吗?会闹人吗?”周舟特别好奇郑则小时候什么样。
“不爱哭,特别黏人,见不到人就嚎,”郑大娘叹了口气,“唉,年轻那会儿忙啊,他阿爹阿爷上山,我在家也没个人帮忙做事,只能把他放轿椅里,抱他也抱少了。”
听出阿娘语气里的愧疚,周舟倾身抱住她安慰。
家里人少,好也不好,没人帮忙但也落得个清静,好在幸福是实打实的,郑大娘不后悔嫁过来,觉得辛苦很值。
小房间里头堆放的东西只能搬到杂物房和农具一起放,还搬出两个木箱子,里头的旧衣裳旧布料挪出来,木箱子擦掉灰尘后晾在前院晒去味。
郑大娘说:“旧衣裳破得不行了,一直没空弄,趁天冷没事,等会儿房间打理好,咱俩一起剪开,拿来糊鞋底。”
郑则和他阿爹经常往外跑,很费鞋子,每年冬天郑大娘制鞋制袜不敢停,何况现在家里多了几个孩子。
“你屋里的木箱够不够用?”
周舟说够,成亲时郑则准备了好几口放屋里,现在都还填不满。郑大娘就说:“那就留给那几个孩子用吧,鲁康和小九一个,辛哥儿自己用一个。”
孟辛端水进屋,周舟和他用干净的布巾包住头脸,两人一起洒扫,撑杆子撩掉蜘蛛网,点香去味,开窗通气,整理被褥。
晚上洗漱回房,劳累一天,仅有这段时间郑则觉得最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