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在小生意中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是用钱买不来的。
林巧娘本也想着多买一些沐浴露的,但想到刚才赵昭棣所说的,这天气越来越热了,万一放坏了可惜,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只买了两斤木耳。
在付钱的时候,隔壁院的张妈妈恰好出来,身边带着一个拎篮子的丫鬟。。
同为厨房的管事,又是隔壁邻居,她与林巧娘熟识,且自认为关系不错。
张妈妈远远的就开始打着招呼:“哟,巧娘,这就是给你送野菜的那个丫头吧?”
因为两个人经常会遇上,也会话话家常,所以林巧娘与她说过买野菜的事。
她当时还劝林巧娘说,别什么东西都做成餐食给主子们吃,万一吃出个好歹就麻烦了。
林巧娘对于这番言论并没有反驳,但也没往心里去。
那些个野菜,她都是识得且吃过的,哪里会有什么问题。
这张妈妈是员外府里负责厨房采买的掌事,捞惯了油水的,这山里的野菜在她眼里就跟什么贱东西似的。
殊不知,赵昭棣送来的都是些山中珍品。
认知不容,林巧娘也懒得多费口舌与她掰扯。
在相处中,林巧宁也发现此人很是拜高踩低,当初得知她家老爷是告老还乡的京官,就一直与她套近乎,一副的巴结样。
想着都是隔壁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林巧娘也不好一直拘着,不然容易让人觉得她摆架子。
左右只是闲聊几句,又不存在什么交情,权当解闷了。
林巧娘顺着声音回头看去,知道她对这些野菜没有兴趣,所以只点头嗯了一声。
但下一秒,她的眼神中就闪过一抹狡黠。
把钱袋收起来,就对张妈妈热情的招呼起来。
“您快过来看,今儿个有好东西。”
赵昭棣一听这话,就知道林巧娘这是要替她宣传了,也没急着走。
阿赖坐在马车上,把头埋低,尽量降低着自个的存在感。
张妈妈听见这话,小跑着就过来了。
“什么东西?”
林巧娘递了一罐沐浴露过去。
“就是这个。”
张妈妈打开拴在瓷罐口的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