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厉喝突然响起,御史中丞魏光站了出来,手指颤抖地指向柳荀:\"当初是谁,在朝堂上信誓旦旦,说南境不过蛮荒之地?是谁说,三州叛军不堪一击?\"
柳荀脸色惨白,冷汗顺着额头流下。
\"是谁说,秦将军出马,一月可平?\"户部侍郎钱世忠也站了出来,\"如今秦将军殉国,十万将士埋骨他乡,太尉大人,你作何解释?!\"
\"这\"柳荀张口欲言,却发现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
\"还有那万民血书!\"吏部侍郎张德年突然翻出旧账,\"血书上明明白白,指控你门生在南境贪赃枉法,鱼肉百姓!若非如此,南境百姓岂会拥戴苏寒?\"
\"放肆!\"柳荀终于找回声音,\"此乃苏寒叛逆凶悍,用妖术蛊惑人心!与本官何干?\"
\"妖术?\"礼部尚书赵明冷笑,\"南境百姓宁死也要追随苏寒,难道都是妖术?太尉大人未免太会推卸责任!\"
\"就是!\"又有官员附和,\"当初若不是你一味主战,也不会有今日之祸!\"
柳荀额头青筋暴起:\"诸位!此乃国家大事,岂容儿戏?本官\"
\"国家大事?\"刑部侍郎陈明德打断他,\"正因为是国家大事,才更该追究责任!太尉大人身为三公,却屡屡误国\"
\"住口!\"柳荀怒吼,\"本官一心为国,岂容尔等污蔑!\"
\"为国?\"魏光冷笑,\"那请太尉大人解释,为何你的门生在南境搜刮民脂民膏时,你却视而不见?\"
\"污蔑!统统是污蔑!\"柳荀面红耳赤,\"那血书分明是苏寒指使\"
\"太尉此言差矣。\"赵明再次开口,\"血书上的罪状,哪一条不是事实?若非你纵容门生胡作非为,南境百姓何至于揭竿而起?\"
柳荀已经说不出话来。他环顾四周,发现昔日的同僚们都在躲避他的目光。就连一向与他交好的大臣,此刻也噤若寒蝉。
\"非臣之过!\"他声嘶力竭地喊道,\"此乃苏寒叛逆,用妖术\"
但他的辩解被更大的声浪淹没。群臣纷纷指责,有人痛斥他误国,有人要他引咎辞职,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