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伦笑了笑,对杨局说道:“杨哥,不好办也得办啊!你就说,什么地方不好办,我们一起想办法嘛。”
杨局眉头紧锁,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其它的都还好办,就是拨款不好办啊,财政没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听杨局这么讲,黄伦顿时喜上心头,问杨局:“你的意思是,只要有钱,其它的都不是问题?”
杨局听黄伦这么讲,以为他能从上面拔来款,便笑道:"只要你能从上面拔得款下来,其它的事,根本就不是事。”
杨局胸有成竹的说道。
"真的!”
“当然,你确定你能从上面拔款下来?”
“不能!”
“不能,那打隧道的事,你想想就好。别抱什么希望了,都说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杨局听黄伦说完,不仅没有露出惊讶的表情,反而一脸淡定地安慰起他来:“黄总啊,我理解你的心情,但你也别太着急。”
黄伦似乎对杨局的安慰并不领情,他漫不经心地说道:“但是,我能搞到钱,修隧道的钱!”
杨局闻言,眉头微皱,追问道:“哦?钱从何来?”
黄伦嘴角微扬,露出自信的笑容,回答道:“当然是我自己掏啊!”
杨局显然对这个答案感到意外,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问:“你自己掏?你知道要打通这座山,修一条隧道,需要多少钱吗?”
黄伦点了点头,毫不犹豫地说:“知道啊,一个多亿呗,实在不行,两个亿嘛!”
杨局被黄伦的话震惊到了,他失声喊道:“你掏一个多亿,就为了修一个隧道?”
黄伦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郑重地说:“对啊,这可不仅仅是一个隧道,它是我们阳明集团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也是黄庄人民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所以,别说一个多亿,即便是三亿、五亿,这个钱,我黄伦愿意掏,也掏得起!”
黄伦说会,杨局给他鼓起了掌。这下,他也不叫老弟了,神色也庄重起来:“黄董,你是一个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返乡创业的热血青年,是你,树起了乡村振兴的这面大旗!我杨某佩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