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身着素白丧服,那素服在风中微微飘动,更衬得他面容憔悴,满脸悲戚之色。他稳步登上皇位,声音略显沙哑却又努力沉稳地宣布年号建文。新帝初登大宝,天下百废待兴,朝廷上下顿时陷入了一片忙碌与紧张的氛围之中。一方面,要精心筹备规模宏大的国丧,从葬礼的仪式流程、陵墓的布置,到参与人员的安排,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另一方面,还要颁布各种诏令,力求安抚民心,稳定局势。朝堂之上,大臣们神色凝重,皆身着素服,围绕着丧葬礼仪的诸多细节、新帝未来的施政方针等关键事务,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有的引经据典,有的据理力争,整个京城仿佛一台高速运转的庞大机器,陷入了一片繁忙与混乱交织的漩涡之中。朱允炆每日都被堆积如山、纷繁复杂的政务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既要全身心地操持祖父那意义重大且仪式繁琐的葬礼,又要绞尽脑汁应对各方势力在暗中展开的明争暗斗,那些势力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一时间,他确实分身乏术,无暇顾及远在千里之外台岛的林墨。
在繁重的政务处理中,朱允炆逐渐显露出对文臣的亲近与对武将的疏远。一日,朝堂之上讨论边疆防御策略,武将们纷纷站出,言辞激烈,主张主动出击,威慑周边不安分的势力,以保边疆太平。老将徐辉祖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如今边疆局势不稳,鞑靼等部落蠢蠢欲动,臣以为应增派精兵强将,主动出击,方能杀杀他们的锐气,保我大明边疆安稳。” 然而,朱允炆微微皱眉,未等回应,一旁的文臣黄子澄便拱手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