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可都准备妥当了?” 朱棣停下脚步,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道衍和尚。
道衍和尚微微睁开眼睛,双手合十,缓缓说道:“王爷放心,各处联络均已顺利,那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武将,大多已被我们拉拢。如今,只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便可举兵起事。”
朱棣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好,不过切不可掉以轻心。朝廷那边,虽朱允炆昏庸,但黄子澄、齐泰等人也绝非善茬,定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
此时,一名亲信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呈上一封密信。朱棣接过信,快速浏览后,脸色一沉:“哼,朱允炆这小子,居然开始对各地藩王下手了,先是削去周王爵位,贬为庶人,看来他已经察觉到我们的意图了。”
道衍和尚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这倒是个契机,王爷。朝廷此举,定会引起其他藩王的恐慌与不满,我们正好借此机会,联合众藩王,一同起兵,师出有名。”
朱棣沉思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有理。传令下去,加快军备物资的筹备,同时,继续加强与各方势力的联络,务必做到万无一失。”
在紫禁城那幽深而静谧的御书房内,朱允炆一袭明黄长袍,身姿却似被无形重负压垮,颓然坐在御案之后。他眉头紧拧,宛如两条纠缠的墨蛇,双眼直直地盯着面前如小山般堆积的奏章,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此刻在他眼中仿若张牙舞爪的鬼魅,令他心中忧虑如汹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黄子澄与齐泰,一左一右,仿若两尊凝重的雕像,垂手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
“陛下,朱棣拥兵自重,其心叵测,早有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黄子澄率先打破寂静,眉头蹙得更深,几近能夹死一只苍蝇,眼中满是化不开的忧虑,声音微微发颤,带着几分急切与惶恐,仿若一只惊弓之鸟,已然预见那遮天蔽日、即将席卷而来的风暴,“如今周王之事已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轩然大波,天下藩王皆知。臣实在忧心,其他藩王见状,也会蠢蠢欲动,继而引发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