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第143章  142:第一堂课
    没有任何宣传,陈留白要给道院上第一堂课的消息犹如一块大石头砸进了水井里,激荡起不小的水花,明的暗的,引来一双双眼睛窥视观望。
    陈留白忽然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道院存在的意义:对于大部分的底层散修而言,能够走进院中修习,绝对是难得的可以进步的机会。
    当然,根据相关规定,道院只招收十五岁以下的少年,超龄者不在此列。
    但散修们关注的重点并非己身,而是子孙后辈们的未来。
    这才是最重要的。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所学道法粗浅,对于寿元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能活过百岁,已是长寿。
    毕竟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苦累,存在着各种疾病和意外。
    让人能坚持打拼的信念因素不少,其中一项,便是“传承”。
    血脉传承、衣钵传承……
    很多人身处困境,已然看不到未来,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孙辈能够走出去,能够有未来。
    立下宏愿,想要完成,就注定千辛万苦,难以抵达实现。
    从这个程度上讲,赫然成为了某种象征意义。
    现如今的道院已焕然一新,收拾得干干净净。在正堂上,同样供奉着三尊帝君神像,外貌造型,与教谕署的几无二样。
    恍然间,他不由想起在另一个时空世界里,有五个笔走龙蛇的大字,铭刻在各个单位最显眼的位置处。
    这正是道庭创建时的宗旨信条,可谓是家喻户晓的说法。
    也正因为如此,祂们的神像才会广泛存在于各个地方,不分玄门旁门,不分宗门流派,只要有修士的地方,就会供奉着。
    也许,世间流传的传闻,真得就是真正的答案:三位帝君皆已合道超脱,超越于整个天地之上了……
    这份希望,便是念想,无比强烈。
    对于这个现象,陈留白颇感兴趣,然而百思不得其解。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知道三位帝君不可能显灵,所以才能在祂们的神像前任意祈福祷告,没有那么多禁忌。
    望着十二個大字,陈留白心中感触良多,不禁遥想昔年,那几位联手创建道庭的祖师掌教们,他们该是何等的胸怀与意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隋唐:丑拒李二,我截胡众枭雄赐婚公主后,我助她登基成千古女帝娇娇富贵花扛桌怒追年代大佬爆发好运体质,我带全家疯狂吸金冷漠矜持的霸总,竟是个纯爱战士另娶平妻?重生后侯府嫡女飒疯了绝情决意!整个宗门为我后悔疯!苟在少林十年,我无敌天下!当司机要背锅?仓管表示没门高冷军官强势爱,总裁前妻立马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