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安行不悦皱眉。
    “你作为族学的山长,历年考试的题集都不整理?”
    “不整理,如何能够了解近些年的出题方向?了解出题人的喜好?判断今后的考题方向?”
    “是是是,大人说的是,这就去搜集。”
    “嗯。”安行轻轻嗯了一声,“记得把历届评价高的答卷文章都抄录下来,多多了解,让准备考学的孩子多看看。”
    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不止是县试。”
    山长头快低到地上去,“是,我想办法去问问县学的教谕大人。”
    若只是题集,多找一些学子问问,或恐能问到。
    可若是加上评价高的文章,这就有些难了。
    他虽然是族学的山长,也要看县学的教谕大人给不给面子。
    “罢了,老夫自己去趟县学。”
    安行暗忖山长出面去要,约莫还要折腾一些时日,不如他亲自出面方便些。
    马车哒哒哒,莫徊又赶着车回了城里。
    县学在城中东南角。
    安行到的时候,已近申时,县学的宋教谕正盘算着今次平越县能出几个秀才,收到安行来访的消息很是诧异。
    这位安大人回乡后,他和县学上下也曾设局邀约过,但对方都推了。
    这个时候,人却来了?
    他赶紧整理衣冠,匆匆跑出去迎接。
    “安大人。”
    “宋教谕。”
    两人见了礼,宋教谕便问道,“大人今日来是?”
    主要是突然到访,连个拜帖都没,他还真猜不到这位曾经陛下面前红人的心思。
    宋教谕毕竟不是自家人,安行也不能上来就跟人说要什么东西。
    便开始闲聊。
    先是问了县里这些年考中秀才和举人的人数,又问了教学的情况以及教员们的生活,东扯西扯,说了足足小半个时辰。
    宋教谕一边答,一边感动。
    真不愧是他们平越县出来的官员啊,一心惦记家乡的学子,有这样的老大人在,是他们平越县之幸事啊。
    说着说着,宋教谕想到了半个月后中秋诗会。
    “大人如此关心县学,是我等的福分,下月八月十五,县学与府衙将在平镜湖举办中秋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非洲创业实录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重生八零,我一皮包公司竟成了科技巨头抗战之关山重重醉仙葫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武帝归来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小天师四岁半,有五个大佬爸爸很正常炮灰女配囤货后,别人流放她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