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剧情便主要讲述了帝辛成为商王之后的一些变化,以及西岐的一些故事。
中间出场的人物也越来越多。
西伯侯姬昌,伯邑考,比干,商荣。
在前世无论是哪一版的影视作品当中都会重点突出纣王的昏庸无道,妲己的红颜祸国。
但杨林却没有在这些上面去添加内容,一来这样与开篇帝辛的人设不符,一个曾经有雄心壮志,武力和人格魅力都拉满的人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变成一个无道昏君的。
在这部电影之中,与其说是妲己魅惑了纣王,还不如说是纣王魅惑了妲己,妲己心甘情愿的帮助纣王做各种事情。
他更想表达的是天命难违,圣人之下皆蝼蚁,更侧重于天道博弈,从另外一个层面来展现封神的残酷。
无论是商王帝辛,妲己,西伯侯,姬发,亦或者是昆仑十二仙和电影里面出场的其他人物都只不过是参与博弈的棋子而已。
所以权谋人性的探讨他是能缩减就缩减,但就算是这样,等到他把这一部分的剧情讲完的时候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没办法前面要铺垫的还是得铺垫,该出场的人物也还是得出场,哪怕前面的一个小人物,后面也有可能会在封神大战之中大放光彩。
就好比被帝辛挖去双眼的杨任。
被下令处斩最终被救走的殷郊殷洪两兄弟。
等到商周之间的矛盾被引出,关键人物一一出场之后,封神大战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哪吒,杨戬,雷震子等关键人物先后登场。
其他人物还好,当哪吒登场的时候在场围观的众人顿时就发出了一阵惊呼。
“卧槽,这是哪吒吧!”
“还真是哪吒,这造型虽然跟魔童降世里面有了一点点变化,但还是能看出这就是哪吒。”
“好家伙,哪吒之魔童降世里面有他,大闹天宫里面也有他,这封神榜里面居然还有他。”
“哪吒的一生是贯穿了神话电影宇宙吗?”
“三部电影里面的哪吒应该是三个不同阶段的哪吒吧,哪吒之魔童降世排在最前面,封神榜在中间,大闹天宫在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