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派遣使者宋云和僧人慧生等人,远赴西域求取佛经。
一行人跋涉四千里,翻越赤巅,才走出北魏国境。
又历经两年艰辛,终于抵达乾罗国,带回佛经一百七十部。
胡太后大喜,立刻下令在各大佛寺供奉,并设斋施僧,耗费无数金银。
朝中权贵见状,纷纷效仿,争相在洛阳修建寺庙,互相攀比,奢靡之风愈演愈烈。
当时,北魏最富有的当属高阳王元雍,他的财富堪称全国之首。
可河间王元琛不服气,他是文成帝拓跋浚的孙子,家底同样丰厚。
一次宴会上,元琛得意地对众人说道:“诸位可曾见过我的马厩?
里面养了十几匹骏马,马槽全是纯银打造!”
宾客们惊叹不已,有人问道:“王爷的马厩,想必装饰也极尽奢华吧?”
元琛大笑:“那是自然!
窗户上镶着金龙吐旆,玉凤衔铃,连马鞍都是金丝编织的。”
说罢,他又命人取来宴饮的器具——水晶杯、玛瑙碗、赤玉酒卮,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元琛举杯豪饮,醉醺醺地说道:“我这辈子,不恨见不到西晋巨富石崇,只恨石崇见不到我这般富贵!”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很快,这句话便传遍洛阳,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天地间的财富,百姓缴纳的赋税,都是有定数的,不会凭空增多。
好在北魏历代皇帝都懂得节俭,国库倒也充盈。
到了熙平、神龟年间,更是堆金积玉,富得流油。
可偏偏出了个胡太后,一临朝听政,就把这些积蓄当粪土一般挥霍。
那些皇亲国戚、权贵宠臣,虽然靠着祖上积攒和朝廷赏赐,攒了些钱财,但哪经得起他们争奢斗富?
于是个个贪赃枉法,鱼肉百姓。
而那些削尖脑袋想往上爬的小官,更是蝇营狗苟,巴不得明日就升官发财。
如此一来,官场乌烟瘴气,良莠不齐。
——这段议论,倒给故事添了几分警醒之意。
话说征西将军张彝的儿子张仲瑀,偏偏在这时候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