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尔朱荣擅自任命自己的堂叔尔朱羽生为新任刺史。
从此,他的兵力越来越强,北魏朝廷已经管不住他了。
贺拔胜兄弟投奔尔朱荣时,荣正坐镇肆州。
一见二人来投,他顿时眉开眼笑,拍着贺拔胜的肩膀说:“你们兄弟肯来助我,这天下还愁平定不了吗?”
贺拔胜拱手道:“将军威名远播,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尔朱荣哈哈大笑,当即任命兄弟二人为军将。
从此,军中大小事务,行军布阵,尔朱荣都要找他们商议。
贺拔胜兄弟也尽心竭力,出谋划策。
旁人见了这情形,心里都明白:尔朱荣表面恭敬,实则野心勃勃。
他口口声声说要帮朝廷平乱,暗地里却盘算着自己的势力。
可惜当时的北魏朝廷内忧外患,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一日,贺拔胜对弟弟说:“尔朱将军待我等不薄,但观其言行,恐怕”
弟弟打断道:“兄长慎言!如今乱世,能得明主收留已属万幸。”
贺拔胜叹息:“你说得对。只是我总觉得,他日恐生变故。”
弟弟苦笑:“眼下朝廷连眼前的叛乱都应付不来,哪还顾得上防范将来?”
确实,当时的北魏朝廷就像个病入膏肓的老人。
各地叛乱此起彼伏,朝廷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尔朱荣身上,指望他做北方的屏障。
有人私下议论:“尔朱荣这般嚣张,朝廷就不管管?”
另一人摇头:“管?拿什么管?
眼下能保住江山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日后怎样!”
就这样,尔朱荣的势力日渐坐大。
贺拔胜兄弟虽然看出端倪,却也无可奈何。
乱世之中,人人都只顾着眼前,谁还管将来会怎样呢!
古人有言:外宁必有内忧。
这话放在魏国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此时的魏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梁国豫州刺史夏侯亶看准时机,趁着淮水暴涨,率军攻打魏国寿阳。
魏国扬州刺史李宪苦苦支撑,却迟迟等不到援军,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