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长广王元晔正好来到邙山南边,准备进京即位。
尔朱世隆急了,赶紧派泰山太守窦瑗去见他。
窦瑗一见面就开门见山:“王爷,天意人心都向着广陵王,您不如学尧舜禅让,免得夜长梦多。”
元晔一听,脸色大变,支支吾吾道:“这……这未免太突然了吧?”
窦瑗冷笑一声,直接掏出禅位诏书,往他面前一递:“王爷,请用印吧。”
元晔骑虎难下,只好硬着头皮盖了印。
窦瑗拿到诏书,立刻跑去见广陵王元恭。
元恭倒是谨慎,连上三道奏表,推辞不受。
可文武百官早已备好车驾,恭恭敬敬地请他入宫。
“殿下,天下归心,您就别再推辞了。”大臣们纷纷劝道。
元恭叹了口气,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我便勉为其难。”
就这样,他入宫登基,改年号为“普泰”,史称节闵帝。
黄门侍郎邢子才奉命起草赦文。
写到太原王尔朱荣冤死一事时,魏主元恭突然拍案而起:“永安王诛杀权臣,何错之有?
不过是天意未定,才遭此横祸罢了!”
他说的“永安王”正是被尔朱荣拥立的孝庄帝元子攸。
邢子才战战兢兢地问:“陛下,那赦文该如何修改?”
元恭夺过毛笔:“朕亲自来写!”
他大笔一挥,直接把尔朱荣的死因一笔带过。
说来也怪,这位沉默八年的皇帝突然开口说话,满朝文武都惊呆了。
要知道元恭自从被尔朱荣立为傀儡皇帝后,整整八年不发一言,人人都以为他是个哑巴。
如今这一开口,不仅条理分明,还颇有明君风范,朝野上下顿时议论纷纷。
“陛下圣明!”
大臣们纷纷跪拜。
百姓们更是奔走相告:“咱们终于盼来个明白人!”
有老臣私下议论:“听说陛下这些年闭门读书,看来是真有学问。”
另一个附和道:“可不是嘛,这一开口就显出真本事了。”
元恭接着大封功臣:把长广王元晔降为东海王;
乐平王尔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