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拔岳的建议老成持重。
可惜天光耳根子软,终究没能坚持己见。
天光觉得有理,正要采纳。
斛斯椿却急了:“机不可失啊!请立即发兵!”
历史往往就在这样的犹豫中改变走向。
一念之差,可能就会改写结局。
最终,天光留下弟弟尔朱显寿守长安,亲自带兵赶赴邺城。斛斯椿马不停蹄地回去复命。
尔朱世隆得知后大喜:“太好了!”
他立即命令尔朱兆和仲远的部队与天光会合,又调度律从洛阳出发。
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各怀鬼胎。
尔朱氏虽然兵多将广,却缺乏统一指挥,这为日后的失败埋下伏笔。
短短数日,四路大军齐聚邺城。
二十万大军沿洹水两岸驻扎,营帐连绵不绝,军旗猎猎,声势浩大。
高欢带着不到三万步兵和两千骑兵,匆匆赶往紫陌迎敌。
队伍稀稀拉拉,却个个神情凝重。
封隆之刚升任吏部尚书,被留在邺城守备,高欢只能亲自督战。
这时,高敖曹带着三千汉人士兵前来会合。
他刚被任命为都督,身后跟着同乡王桃汤等人。
高欢看着这支纯汉人部队,心里直打鼓。
“敖曹,你这队伍都是汉人,恐怕不够用啊。”
高欢皱着眉头说,“要不我拨一千鲜卑兵给你?”
高敖曹连连摆手:“将军,带兵讲究的是默契。
鲜卑兵和汉兵素来不合,硬凑在一起反而坏事。
不如各带各的兵,各负其责。”
高欢听了觉得有理,点头道:“你说得对,就这么办。”
他们在韩陵山下摆开圆阵。
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高欢让人用牛驴堵住退路。
牲畜的嘶叫声在战场上格外刺耳。
对面,尔朱兆的大军已经列好阵势。
他派人来喊话:“高欢!你为何背弃誓言?”
高欢拍马向前,高声回应:“我们当初立誓共辅帝室,如今天子何在?”
尔朱兆冷笑道:“永安王杀害天柱大将军,我这是替天柱报仇!”
“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