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苏然都会提前来到工地,和工友们一起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他发现,尽管工友们大多经验丰富,但在高原环境下,一些常规的施工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是主动和大家分享在培训中学到的高原施工技巧。比如,在搬运建筑材料时,由于缺氧,体力消耗更快,他建议大家分组协作,采用小批次、多频次的搬运方式,既能提高效率,又能减少疲劳。一开始,有些工友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尝试之后,发现果然轻松不少,便纷纷对苏然竖起了大拇指。
在材料检验环节,苏然更是一丝不苟。有一次,他在检查一批新进的钢筋时,发现部分钢筋的表面有细微的锈迹。他立刻叫来负责搬运的工友老张,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老张却觉得这只是小问题,稍微处理一下就不影响使用。苏然耐心地向他解释:“张叔,在高原这种环境下,哪怕是一点点锈迹,都可能在后续施工中引发大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咱们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老张听后,意识到自己的疏忽,连忙和苏然一起对钢筋进行全面检查和处理。
在施工现场,苏然时刻关注施工进度和质量。他穿梭在脚手架之间,仔细检查每一个施工环节。高原气候多变,一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狂风呼啸,每次爬上脚手架都让他气喘吁吁,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懈怠。发现工人操作不规范,他总会耐心讲解,直到工人完全掌握正确方法。
工作之余,苏然也抓住一切机会向工友们学习实践经验。有一回,在搭建脚手架时,他看到经验丰富的李师傅手法娴熟,便主动凑过去请教。李师傅一边操作,一边给他讲解在高原强风环境下,如何调整脚手架的搭建角度和加固方式,以增强稳定性。苏然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李师傅都一一耐心解答。通过这次学习,苏然对脚手架搭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