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苏然偶然间得知家乡省考的报名通道已经开启。他迫不及待地浏览职位表,当看到乡镇公务员岗位明确标注着工作重点为脱贫攻坚时,他的心跳陡然加快。这不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吗?没有丝毫犹豫,他迅速完成了报名手续,一场决定命运的备考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备考的日子里,苏然仿佛与世隔绝,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窗户,他就已经端坐在书桌前,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时政热点。从国家最新的脱贫政策到地方的实践案例,他都逐一梳理,力求吃透每一个要点。“这个产业扶贫的模式在其他地区取得了显着成效,说不定能在家乡推广。”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详细的分析。
行测的复习则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那些复杂的数学运算、绕人的逻辑推理,常常让他绞尽脑汁。遇到难题时,他会紧锁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试图找到解题的思路。“这道题一定有规律可循,我不能被它难住。”经过反复尝试,当终于找到答案的那一刻,他的脸上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紧接着又投入到下一道题的战斗中。
申论的练习同样不轻松。他会仔细研读一篇篇优秀范文,学习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表达和论证逻辑。然后,他会根据不同的脱贫攻坚主题,自己动手撰写文章。每写完一篇,他都会逐字逐句地修改,从错别字到语句通顺,从观点明确到论证充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一段的论述还不够有力,得再补充一些实际案例。”他一边修改,一边反思自己的不足。
夜晚,乡村渐渐陷入沉睡,苏然的房间却依旧灯火通明。他疲惫地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堆满书桌的书籍和写满笔记的本子,心中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