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这边谢阳也没回家,径直去了家具厂。
家具厂里薛洪涛脸色不太好看,谢阳就去问了一下,薛洪涛道,“学徒学的还是太慢了,我一天得留出一半的时间教他们,还得盯着其他几个木匠工作。”
谢阳道,“明秀不是回来了?让他带着学徒干,您主要还是打家具,另外几个木匠如果加钱也不愿意带徒弟的话那就让他们专心打家具,如果家具不好好打就直接撵了走人。打坏了家具也得从工资里扣。”
说句实在话,这年头的家具说不定比他们这些工人的工资都高,真要赔,不管是谁都会觉得头疼。
薛洪涛叹气道,“也只能这样了。”
不过真说起来,要不是两个工人的位置,薛洪涛自己也不愿意带徒弟,这年月带徒弟是件麻烦事,谁愿意培养个徒弟跟自己抢饭吃。
果不其然,钱有才加了两块钱仍旧不乐意,对方说的也清楚,“其实我们都明白,你们培养出来了就是来代替我们的,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要带?培养的慢一点儿我们还能多赚几个月的工资。”
行吧,这事儿没法强求。
谢阳就让薛明秀制定一个学徒的绩效考核,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考核,如果不达标就直接开除。
这就是厂办工厂和城里工厂的区别,村里有权利要你还是不要你。
更别提是些学徒了。
薛明秀点头,“这个考核的标准……”
“让你爸来定,他带过你,知道什么水平的进度合适,如果追不上那就没必要当木匠了。”
“行。”
两人商量一下,又去看几个木匠打的东西。
薛洪涛还是打的床,而其他几个木匠主要打的是公社学校的桌椅板凳。
谢阳便把三十六条腿的事儿跟薛洪涛说了一下,“别的先不说,先分出人来,尽快打出三十六条腿,如果有余力,就打四十八条腿甚至七十二条腿。”
“行。”
虽然说活是多了一些,但是多了好啊,这说明厂子是真的办起来了。
薛洪涛心里悬着的心也渐渐放了下去,甚至觉得谢阳果然有本事,这去了一趟县城竟然又搞来了这个销售的路子。
陈庆刚和许卫东也过来询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