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提出“先南后北”方针,助北宋逐步平定荆南、后蜀、南汉等割据政权。】
“赵普之才在我之上,这天幕排名,有些心服口服!”
刘伯温看着天幕,感慨地开口说道。
【赵普在宋太祖朝,曾两度拜相,但因专权、受贿等争议被罢黜,外放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复召赵普为相,主持朝政至病逝。】
“官家有何吩咐?”
赵普被带到赵匡胤面前,不慌不忙地问道。
赵匡胤摆了摆手,示意他先看天幕。
【宋太祖赵匡胤暴逝后,赵普献“金匮之盟”,称杜太后临终要求“兄终弟及”,为赵光义继位提供合法性依据,缓和“烛影斧声”引发的舆论争议。】
“好好好!”
“赵普!你如何解释!”
宋太祖赵匡胤的面色瞬间阴沉下来,盯着满头冷汗的赵普喝问道。
“官家!这……这肯定是赵光义逼着微臣做的!”
赵普面色煞白,浑身衣衫被冷汗浸透,哆哆嗦嗦地回答道。
要知道,眼前这位可是把自己亲兄弟都给枭首的狠人!
赵光义的坟头草,都一样半米高了!
他怎能不怕!
“等天幕播放完,再定你得罪!”
赵匡胤沉默片刻,缓缓开口说道。
【赵普晚年参与对辽战略谋划,支持太宗“雍熙北伐”,但此战最终失利,暴露北宋军事积弱问题。】
【赵普于992年病逝,享年71岁,宋太宗追赠尚书令、真定王,谥号“忠献”。】
“呵呵!这赵光义对你可真好!”
宋太祖赵匡胤冷哼一声,斜睨着赵普,冷冷地说道。
赵普吓得腿一软,瞬间瘫软在地。
【赵普执政时排斥异己,曾因受贿、专权屡遭弹劾,但其治国能力备受两朝君主倚重。】
【据传赵普晚年常读《论语》,自称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半部佐太宗致太平。】
【此说虽为后世附会,但反映其以儒家理念简化施政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