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月上旬,冰雪尽褪,草木初萌。
这座饱经风霜的古城,终于迎来了新生。
醉仙楼地字号房中。
姬天麟、洛子商、冯耀、陆离歌等人欢坐一堂。
看着尉迟玉卿手中的万民伞,个个喜笑颜开。
没想到,渝州百姓会在临别之时,给他们这么大的惊喜。
在大闫,官员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表示挽留的最好方式就是送“万民伞”。
其意思是说这个即将离任的官员,像把巨伞一样佑护着这一方的老百姓,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这可不是普通的一把伞,而是巨大的政治资本。
\"诸位”姬天麟含笑环视众人,举起手中酒杯,眉宇间尽是满意:“这段时日诸位夙兴夜寐,实在辛苦了。如今渝州赈灾诸事已毕,我等共饮一杯。\"
“谢殿下!”
洛子商等人纷纷站起身来,一饮而尽。
冯耀不禁以袖拭泪,颤声道:\"殿下所言极是。此番历时近三月,幸赖陛下洪福,同僚戮力,终将渝州灾殁之数压至百年最低。”
“老臣老臣总算不负圣恩,无愧黎民啊!\"
\"哈哈哈!\"姬天麟朗声大笑,轻拍冯耀肩头:\"冯公,正当把酒庆功之时,怎的倒作起儿女之态来了?\"
冯耀破涕为笑,连连摆手:\"老朽这是这是喜极而泣,喜极而泣啊!\"
这时,姬天麟从怀中取出一本明黄奏折,郑重地递到冯曜手中。
\"冯公,这奏表之事,还得劳烦您执笔了。\"
冯曜会意,也不多言,当即研墨铺纸,提笔蘸墨,开始书写。
与其说是奏表,倒不如说是一份详尽的请功名录。
名单极长,几乎囊括了所有参与赈灾的官员,但其中笔墨最重的,却是洛子商。
没办法,他实在太耀眼了。
献木炭之计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察凤昌之乱而防患于未然,坐镇盐泉与世家门阀周旋,更以盐泉商会之力,平抑煤价,稳住了渝州动荡的民生。
若无他,此次赈灾绝不会如此顺利。
冯曜笔走龙蛇,将洛子商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