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4)页
    王武要把两个姐姐先送回矿上,再和香云一块,去刘桥香云爸妈家。
    今天起的早,就怕赶路时太阳大。
    到矿上时,早上8点多。
    孩子们放暑假了,不过这会儿也不在家,满矿上跑着玩呢。
    这年头的孩子好养活,都是散养。
    两三岁会走路,就让大的带着小的到处跑着玩。
    到吃饭的时候,站村口喊几嗓子,孩子们就自己跑回来吃饭了,吃完饭又跑没影了。
    大人可省心了。
    要不怎么总有老人说,多生几个孩子就是多添几双筷子的事呢。
    那年代真是这样的。
    搁后来可不行了。
    尤其是城市化里,城里人互相都不认识,也就不能信任。
    孩子一会儿也不能离开自己的视线。
    而且路上车多,到处都是危险。
    这都是小事,主要是后来孩子注重教育,在教育上的开销,那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培养一个孩子到大学,花个几百万是常事,就全靠夫妻俩那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撑着,还得供房子赡养老人。
    那压力不是老一辈的人能想象的。
    这年代虽然穷,但穷的稳定,相比于后世,还真没什么压力。
    而且说句扎心窝子的话,这年头对孩子不重视,为什么有些家庭,动不动就生七个八个的。
    这得结合着当时的生活环境来看。
    以前把孩子养成年的概率,是很低的。
    尤其是小时候,医疗本身就落后,又因为穷,生了病也没钱往大医院跑,孩子没了就没了。
    除此之外,淹死的、摔死的、各种意外没的,比比皆是。
    要是不多生,很可能几场意外,孩子就全没了。
    前世王武同村的一个人,家里八个孩子,最后养成年的就只有三个。
    其中在两年的时间,同一条河里,淹死了三个。
    总结来说,那年头“抗风险能力”,实在过于弱,只能通过多生多养,来抗风险。
    但到后世,有些固执的老人,依然秉承着完全不适用于当代社会的思想生活,根本就不理解年轻一代的压力,就会给子女带来很深的折磨。
    多说一句,在
第(1/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世间诡异时代:从丧尸末日开始八零寡嫂要改嫁,痴傻船长不装了重回80:拒嫁渣男后,我被秦爷宠上天大反派也有春天2穿越修仙界:我用太阳能修炼非洲创业实录让你回收废铁,你带回万吨级战舰逗比师妹,癫遍整个修仙圈诸天影视从四合院开始长生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