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扇了扇翅膀,历史拐了个小弯,张鑫炎没去河南京剧团找演员,而是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海选。
“您有话直说吧,道歉就算了,不是啥大事儿,我也没那么小心眼儿。”高远说道。
张鑫炎坐下了,笑着说道:“是,高远同志胸怀宽广,那我就开门见山了,贵剧组的几名演员特别适合出演《少林寺》中的角色,我想跟你打个商量,能不能借调给我几个演员?”
“不能,我们正拍着呢,你觉得现在来要人合适吗?”
“我不是说现在要人,我是说,咱们两个剧组能不能套拍?”
“一套人马两个组共用呗。”
“就是这个意思,想必你也清楚,《少林寺》是廖公钦点的项目,老人家非常重视,我不是仗势欺人啊,只是不敢耽误项目开展。”
高远考虑了一下,说道:“我们《太极》最多两个月就能拍完,张导连两个月都等不了吗?”
张鑫炎惊讶道:“你确定两个月能拍完吗?这拍摄速度也太快了吧。”
高远笑道:“当然确定了,我从不说大话。”
这年头,拍电影就是上班,有的是人磨洋工,毕竟除了基本工资,建组后每天能多拿两块钱补助,别小看这两块钱,十天就是二十,百天就是两百。
一部电影拍摄三个多月,太正常了。
多挣200块钱,相当于多挣了几个月的工资。
当然,老导演们是不承认的,他们说,拍摄进度慢,是因为他们对电影艺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啊呸!
高远对这种拖沓的工作作风非常看不惯,他追求的是高效率,有这瞎耽误工夫的时间,多拍几部片子不挣得更多吗?
有些人算不过这个账来。
所以,当别人还在按部就班地拍摄时,他已经开始卷了。
张鑫炎想了想,答应再等两个月。
孙文今说道:“鑫焱啊,你也别觉得等这两个月亏得慌,要知道,等《太极》拍完,高远交到你手上的可是一批演技合格的演员。你不知道啊,高远为了培训这批演员,把北大的王瑶教授都请过来给他们上课了。”
张鑫炎眼睛一亮,道:“哎哟,那我不是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