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3)页
    老人颤巍巍的道:“这是?那些豺狼又追…追来了?”
    骑兵满脸严肃的道:“老人家莫急,少将军已下令集结骑兵断后,请您速速启程,只要入了池阳,徐荣将军会照顾好你们的。”
    老人眼中含泪,急忙道:“这怎么成,为了吾等贱命,少将军竟…竟去断后?”
    骑兵扶着老人言道:“少将军爱民,既已将大家救出,又怎肯舍弃百姓独自求生呢。老人家莫要多言,快快上路。”
    言罢,骑兵便重新上了马。
    这时,身旁有位青年道:“少将军大义,吾等愿追随左右,一同断后。”
    更多青壮年一起呼喝道:“对,吾等皆愿一同断后。”
    骑兵摇了摇头:“尔等皆无战马,留下来也只会成为累赘。”
    他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丢给第一个说话的青年,继续言道:“所有骑兵都会前往后军抵御追兵,届时百姓队伍中维持秩序的人手会严重不足,汝等有心,就护送着父老乡亲,退往池阳。”
    说完,骑兵不再停留,策马便朝着前军而去,他还要通知散落开来维持秩序的骑兵一同前往后军。
    囚车中的少年看着不远处的这一幕,他没有在叫唤,只是眼中的急躁已被震撼填充。
    这几日,他是看着这些士卒与百姓之间关系的转变的。
    第一天,百姓眼中只有惊惧,虽然每日都有粮食供给,但是除了队伍停下休整用餐,其余时间百姓们都是离士卒远远的。
    第二天,士卒们依旧对百姓秋毫无犯,哪怕是维持秩序的时候,也只是用呼喊声,很少动用鞭子,更别提用刀了。
    当天晚上,他看到不少百姓主动靠近士卒,有与士卒共食的,更有甚者,为休息的士卒盖衣递水的。
    第三天这样的情况更甚,在接受到了百姓的善意后,士卒对待百姓的动作愈发轻柔,一些军中悍卒不耐烦的言行还会被上官责骂。
    特别是在过渭水时,虽然前军在缓流区搭建了浮桥,但因人数过多,不少浮桥在使用中崩解。
    便有军中将领跳下水中,用身躯扛起浮木,不少士卒都是有样学样,用肩膀扛起浮桥,供百姓安然过河。
    只四天的时间,他看到了一支杀人不眨眼的军队瞬间变成了爱民如子
第(2/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三尸经爱,过时不候明末之我若为王国运万族试炼负鼎独宠,成婚后权势滔天墨总夜夜撩诡墙通古今,我捧出一位千古女帝带着随身弹幕,勇闯七十年代我的抗战有空间万古第一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