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一接过肉,谢过。
闰城邑好奇的问:“你们以前在老家就认识吗?”
李浮文的性格,可不像因为是老乡,就会这么亲近的样子。
闰城邑对他们的关系很好奇。
李浮文说:“我们和边丫头,算得上青梅竹马,从小就认识,边丫头小时候,有一段时间经常来我家吃饭。”
边一记得这个事儿,那是在她很小的时候,边城刚被屠,迁移过来的百姓刚刚适应新生活,她还没有去安童堂,是吃百家饭活下来的,李大叔李大婶看她可怜,就把她拎回家中,养了一段时间。
那年李浮文才刚过十四,李三刚会走路不久,李家的二姑娘被送去表姨家学女学,不经常回来。
住在李家的那段时间,对边一来说,印象深刻,记忆里都是好吃的,不断的肉食,香喷喷,吃完以后浑身是劲儿。
李大婶会将猪下水做的很美味,还会做鸡蛋羹,家里的孩子每天都吃,她也不落下。
可惜,她和李三天生不合,李家人只要疼她一次,李三就坐在地上哭,哭得撕心裂肺,仿佛要哭死过去不可。
久而久之,李大叔李大婶没办法,只能把她送去了官府,郡守伯伯才将她送到了安童堂。
那时候,边一还讨厌过李三,现在想来,恐怕李三小小年纪就感觉到了她的危险,才那么排斥自己的。
自己是寡亲缘的命,如果真留在了李家,恐怕李家早晚也得走上绝路。
“想啥呢,赶紧吃饭。”
眼前递过来的满满一碗米饭,边一抬头看着笑呵呵的李三,这人如今看,也没那么讨厌了。
李三又给秦茹盛了一碗,抱着自己的饭碗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开始狂吃。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吃下一锅饭,秦茹就知道这点,做的菜分量菜那么大。
吃完饭以后,边一喝着茶,突然问李浮文:“过几天,是不是就要殿试了?”
闰城邑立刻竖起耳朵。
李浮文:“嗯,殿试以后,去留也很快就会落实下来。”
闰城邑握紧茶杯,听到这话,莫名有些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