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改等几个奴隶本来惧于丞相之威,尚自不敢动手,如今见他们四个平常高高在上的老爷原来竟也会狼狈害怕自己这等低贱奴隶,才胆壮起来,也持刀向前。虽然都是书生,崔季舒、杨愔这两个年轻力壮的跑了、躲了,只剩下陈元康这瘦小老头上前独身阻挡,结果多处被刺,倒在地上,他换取来的时间只是让高澄慌忙钻入床下躲避,兰京一伙一拥而上,抬起木床,挥刀乱砍,顿时把即将登上皇位的高澄剁成肉酱,是年二十九岁。
高澄死后,一个相貌平平,寡言少语,平常几乎被人忽视的二十岁青年站了出来。高澄被刺杀,事出突然,内外震惊,大臣们不知所措,高家的命运甚至东魏的命运都悬于一刻。魏静帝以为高澄一死,高家群龙无首,政权将要回归,可以想见,如果皇帝真的掌握了政权,第一个要收拾的肯定是高家;也许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朝中会再出现第二个高欢,这个结果,也是免不了要血洗高家;东魏发生内乱,收益的自然是西魏、南梁,免不了趁火打劫,瓜分东魏。就在这个时候,时年二十岁的老二高洋处变不惊,冷静地指挥部下剿灭乱党,对外宣布“家奴反了,大将军受伤,不过没有大问题。”其实这时候高澄自然早已经死成肉泥。然后高洋赶回晋阳,调亲信掌握各州兵权。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从容决定部署,到了此时,魏静帝见他已经掌握大势,不得不把高澄之位承继给他,他父兄的部将手下亲随也是到了这时候才开始效力于他门下。正是因为这个平常没人看上眼的高洋,关键时刻拯救了高家,使高家继续掌权。
虽然生在显赫的家世,高洋却并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因为貌不如人,又整日不言不语,一直被人以为痴傻,只有父亲高欢看出他聪明,有所器重,但高欢重点栽培的也是长子高澄,宠的是五子高浟,又高浚、高涣等一大群俊美伶俐的儿子在身边,自然也会忽视这整日一声不吭的丑儿子。连父亲也这样,其他人更不用提。生母娄氏只器重长子高澄,最宠擅长奉承的六子高演。向来看这哑丑儿子不入眼。大哥高澄常常当众凌辱他,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