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老太太听的心头一跳。
她就知道,萧煜在她面前口是心非。
没看上沈婉辞,怎么会跑来为沈婉辞求和离懿旨?
不过,明知是臣妻,所以帮臣妻和离,然后……
她这个孙子的想法还真是……天马行空。
“煜儿这是做什么,竟然来插手靖安侯的家事。”萧老太太似乎是对此不满。
随后又跟着问道:“他可有说为什么这么做?”
太后摇头轻笑,“您还不知道他的脾气,但凡是他不愿说的,谁也问不出来。他只推脱是受人所托,多的一个字也不说。哀家做姨母的,也不好多问。”
萧老太太点头,她这个做祖母的也问不出来,问的急了,萧煜还要赶她走。
“太后不必担心,煜儿虽然做事铁血手段,雷厉风行,但也有他自己的底线,不会做一些越矩之事。”萧老太太解释道。
看上和离后的女子,不算越矩。
“哀家自然相信煜儿。不知这位靖安侯夫人,为何要和离?”太后问道。
萧老太太老眸一动,缓缓道:“老身听闻是因婆媳不和。靖安侯夫人出身商贾,嫁过去三年,不曾圆房,不曾掌家,如今靖安侯又要迎娶平妻入府。”
太后皱了皱眉,“是个可怜的。”
萧老夫人不语。
可不可怜她先不说,萧煜终于有看上的女子,让她惊喜万分。
就是这方式……
她活了几十年,还是第一次见有人惦记臣妻,不仅不放弃,还跑去帮人和离的。
幸好她早就看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心里有所准备。
否则被太后提起,她心中惊讶,就要在小辈面前失态了。
太后说完了萧煜的事,又和萧老太太闲话家常。
聊了好一会儿,萧老太太告辞离开。
“钱嬷嬷,茶凉了,去给哀家换一壶热的。”太后吩咐。
“是。”钱嬷嬷端了茶壶下去,很快换了一壶热的回来。
“娘娘,您刚回宫没几日,多休息才是,茶还是少饮为好。”钱嬷嬷倒了一杯茶,递到太后面前。
太后接过茶,一口喝了半杯,感觉内里都暖了些,“当年,若哀家让你嫁了人,但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