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初冷眼看着他,道:“秋闱参与的女学生共一千零五十三人,得举人者三百二十,已占女子人数的三成。工部明大人创造机关妙术,令屋宇营造之速增加数倍。江青省才女安然颜与大儒辩论而胜之。如此种种,岂不能说明女子亦能胜过男子,既如此,为何新阳公主无法担任太女?”
不少官员站出来反对,他们以祖制为由,言语中尽是对女子的轻蔑与恼怒。
但官员中也有支持立太女的,他们从皇帝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开始,就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变革。
他们以为的女子只能身居后宅,不过是千百年来的习惯如此。
当第一位打破旧习之人出现,女子们看过更广阔的天地,就不会甘心屈居一隅,依附丈夫而活。
眼光长远的官员早已开始培养家中女子,也在为未来做打算。
祥王失踪之后,皇帝的身体突然衰弱,并且一日不如一日。
说句大逆不道的,皇帝能否活过明日都未可知。
皇帝归天后,皇帝近亲便只剩下新阳公主与长公主了。
宗族的那群人是皇帝的长辈不假,可皇帝不同意,谁敢扶持他们的后辈上位。
这也是违背祖制。
他们看得很清楚,九初已是大权在握,与其与她争个两败俱伤,不如协助她扶持新阳公主。
等到公主成为女帝,他们还能多一条路走。
两派争得不可开交,皇帝眉头微皱,轻咳一声止住争吵。
随即看向一言不发的丞相,问道:“永相如何看待立太女一事?”
丞相睁开眼,低头说道:“全凭陛下决断。”
“老滑头。”皇帝笑骂一句,目光复杂看向九初,“既然如此,拟旨,封新阳公主为太女,入主东宫。楚蕴为太子太傅。”
“陛下!”
“朕意已决。”皇帝说完,也不看众臣的脸色,直接宣布下朝。
新阳公主成为皇太女的消息传遍全国,大街小巷都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不少自诩儒家正道的文人学子在公共场合发言,言称这是礼崩乐坏的开始,天朝将要灭亡。
虽然在九初当官时他们也这么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