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之上,首先出现的是一拨衣着整齐、面容肃穆的中年修士,手中执有铭牌、册籍,一一核对渡口登记在册之人,而在他们身后,一位锦衣老者缓步而下,身形并不魁梧,却极具威仪。
正是“打醮山”的船主代表。
这位老者面容慈祥,扫视一圈之后,笑眯眯说道:“诸位道友,本次鲲船渡行三洲,依旧由我打醮山出面承运,若有行李、灵物或是法器要托运的,需在半个时辰内完成交接。误了时辰,误了发船,不论是谁,都要受罚。”他说着,还不忘朝魏檗方向遥遥抱拳,“想必这位便是北岳魏山神?”
魏檗微笑点头:“正是。”
老人神情立时郑重许多,笑道:“魏大山神大名,如雷贯耳,早就想登门拜访,只可惜一直未有机会。今日能在此一见,算是幸事。打醮山虽小,但规矩不小,凡是乘坐我山鲲船之人,若有身份尊贵者,皆有额外照应。魏大山神若是有故人同乘,便是我山之人。”
魏檗拱手笑道:“那可真是托福了。”他转头看向方知寒,“这位是我至交好友,名唤方知寒,此番要南下送剑,还望你们多加照拂,船上大小事务,开销全记我魏某账上。”
锦衣老人摆摆手,哈哈笑道:“魏大山神何必言重!我这条船哪儿还敢让山神破费?知寒小友既然是你朋友,那就是我老朽的朋友,这船上但凡不妥,我立刻修书一封,让人把我请下船去!”
魏檗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拍了拍方知寒的肩膀。
方知寒抱拳低头,“多谢前辈。”
老人笑着点头,又望了魏檗一眼,这才转身领人返回鲲船。
远处,许多修士望着这边的互动,不由得心生感慨。能让“打醮山”主动示好,能让北岳魏檗亲自送行,那个其貌不扬、年纪轻轻的方姓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
方知寒对此毫不在意,只是背着那柄新铸的长剑,踏上阶梯前,最后一次回望。
回望这座高台,回望梧桐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