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头有个山坳,树密石多,且地势略低,能避一避风头。”方知寒低声说着,已率先一步踏出,将张山护在身后。
果然不远,便是一处山崖凹陷,数棵苍老杉木犹自枝繁叶茂,倒伏的大树正好搭在山壁之上,形成一个天然的简陋遮雨棚。
方知寒快步走入,将一张旧兽皮铺地,再将随身裹布撕成几片,递给张山擦脸擦手。然后他将一只铜罐从袖中掏出,竟还带了干粮与药包,一边取出火折,一边低声道:“你歇一会,我来升火。”
张山坐下,浑身哆嗦,眼神却越来越亮。
这方知寒,不只是习武之人,更是个真正的行路人,出门在外,从不依仗运气,也不靠人施舍,每一件小物,皆有大用,身上藏得住骨,也藏得住火。
火光亮起,雨声轰鸣中,那抹橘黄便如灯塔。
张山裹紧衣衫,咧嘴笑道:“方兄,你若不修仙,天理难容啊。”
方知寒摇头,“武道未尽,仙道不议。”
张山点点头,忽然觉得,这趟山路虽苦,雨夜虽冷,可却也不算孤单了。
半晌,张山忽然低声道:“方兄,小心前头。”
他拽住方知寒衣袖,指向前方不远的一棵古松树根下。那处地面鼓起一片黄土,似有气息潜藏,树根交缠之处,隐约传来一阵腥臭。
张山悄悄摇响手中听妖铃。
“叮铃铃——”
铜铃声清脆,随风荡漾开去。
可惜,并无异动。
张山皱眉:“不好,此物或已超出五境,铃铛感知不到。”
夜雨如注,雨丝密密麻麻,仿佛天地之间挂起了一幅灰濛濛的帘幕。山间雾气蒸腾,湿气沉沉地压人心头,树影如鬼魅般摇曳,时有狂风刮过,山林中响起“哗啦啦”的枝叶摩擦声,更添几分诡谲。
方知寒看了眼躲在岩缝中的张山,道士脸色苍白,额头沁着汗珠,牙关轻颤,显然已经快要撑不住了。虽未言语,但方知寒如何看不出,张山已到极限。
他皱了皱眉,摸了摸那人额头,心里越发凝重。寒气入体,若不尽快找到避雨之地,张山这一身三境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