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这是何物?”徐庶好奇地看着图纸上奇特的构造。
“这是一种新式砖窑,能大幅提高烧制效率。”袁尚指着图纸解释,“传统窑炉热量利用率低,我设计的这种窑炉采用连续式布局,一次点火可连续作业,产量至少能提高三倍。”
徐庶眼中闪烁着惊奇之光:“主公此法若成,岂不是能极大加快我们的建设速度?”
“正是。我尚有另一构思——水泥。”袁尚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是一种粉末状材料,加水搅拌后能凝固如石。用它铺路筑墙,远胜于普通泥浆。”
徐庶惊讶地张大了嘴:“主公从何处得知这等奇物?”
袁尚并未直接回答,而是继续道:“你立即派人在城外选一处适宜之地,依我图纸建造试验窑。同时,命人收集石灰石、粘土、石膏,我要亲自试验水泥配方。”
“遵命!”徐庶领命而去。
接下来几日,袁尚亲自前往工坊区,与几位老练的工匠反复讨论砖窑设计细节。他命工匠们收集各种材料,准备进行小规模试验。
在一处临时搭建的棚屋内,袁尚指导工匠搭建了一个袖珍版的试验窑。他亲自示范如何将石灰石粉碎,与粘土按比例混合,放入窑中焙烧。
“主公,您何必亲自动手?”许褚站在一旁,看着袁尚满手泥土,忍不住劝道。
“许褚,你可知道,一个好的将领,必须亲自了解每一件武器的使用方法?”袁尚头都没抬,继续调整材料比例,“同样,我要改变冀州面貌,就必须亲自掌握这些技术的关键所在。”
许褚愣了一下,随即肃然起敬:“主公高见!末将受教了。”
试验过程中,袁尚不断调整配比和焙烧温度。第一次试验失败了,产出物松散易碎;第二次温度掌握不当,材料烧结过度;第三次才勉强得到一种粗糙的熟料。
袁尚将这些熟料研磨成粉,加水搅拌,静置观察。虽然凝固效果不如预期,但已初具水泥雏形。
“差得远呢。”袁尚盯着那块凝固后开裂的试样,自言自语,“温度、配比、研磨细度,都需要进一步调整。”
晚上,袁尚在灯下修改图纸,构思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