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隔壁的窗子也被人推开,随后探出一颗脑袋,好巧不巧正是吃饭时邻桌那位口无遮拦的女子。
那女子转头看了过来,见是李缓,眉头不由得一皱。
李缓见状,只觉得自己吵到了别人休息,于是向那女子拱手赔礼道:“小生李缓,打扰到姑娘歇息,还望姑娘莫要怪罪。”
女子撇了撇嘴,并没顺着李缓的话儿说,却是问了一句:“你去考取功名,也是为了成为像赵大虫一般儿的官么?”
李缓愣了一下,赵大虫?
兴许是突然想起什么,那女子又道:“赵大虫便是此地的县太爷,赵正,吃了百姓不少银子,当地都称他为赵大虫,你怕是还不认得。”
不等李缓回答,女子又说道:“不过等你考取功名当了官,应该就认得了,当官的可没一个好东西。”
李缓哭笑不得,自己话都还没说上两句,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似乎已经被这女子定性为不是个好东西了?
好在两扇窗隔得近,当下也不怕被他人听了去。
李缓又拱了一拱手,解释道:“这位姑娘,小生读书不为功名,只是为了天下苍生。”
那女子噗嗤轻笑了一声,眉眼弯成了月牙:“你这书呆子怕是读书读傻了,你不考取功名,怎么做官?你不做官,怎么为百姓请命?天天递诉状么?”
“而且……”像是想起什么事来一般,女子情绪低下来,喃喃道:“什么为了天下苍生,喊得好听,可当真做到的又有几人?”
李缓口才一般,不知这女子对为官之人为何如此痛恨,当下也不知如何去为自己辩解。
此时,那女子已走回了房,正欲关窗。
“敢问姑娘名讳?”
“阆中,师离。”
只听得一声轻响,那边窗子已被关上。